您现在的位置是: 首页 - 运动控制 - 两部门发文 机器人产业再迎利好 市场有望出现爆发式增长 运动控制
两部门发文 机器人产业再迎利好 市场有望出现爆发式增长
2024-10-21 【运动控制】 0人已围观
简介1月4日,应急管理部和工信部发布《关于加快应急机器人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意见提出,到2025年,研发一批先进应急机器人,大幅提升科学化、专业化、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;建设一批重点场景应急机器人实战测试和示范应用基地,逐步完善发展生态体系;应急机器人配备力度持续增强,装备体系基本构建,实战应用及支撑水平全面提升。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副秘书长陈丹表示,随着国家对于人形机器人支持力度的不断提升
1月4日,应急管理部和工信部发布《关于加快应急机器人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意见提出,到2025年,研发一批先进应急机器人,大幅提升科学化、专业化、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;建设一批重点场景应急机器人实战测试和示范应用基地,逐步完善发展生态体系;应急机器人配备力度持续增强,装备体系基本构建,实战应用及支撑水平全面提升。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副秘书长陈丹表示,随着国家对于人形机器人支持力度的不断提升,中国人形机器人发展将进入快车道,我国企业应牢牢把握战略机遇,积极抢占技术创新高地,打通产业链条关键节点,推动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,将人形机器人塑造为国际上闪亮的“中国名片”,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,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。 事实上,为推动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,近年我国政府及各地方部门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。2023年11月,工信部印发《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》。工信部表示,人形机器人集工智能、高端制造、新材料等先进技术,有望成为继计算机、智能手机、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,发展潜力大、应用前景广,是未来产业的新赛道。 2023年7月,《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》提出,重点提升工业机器人用及工业机器人等产品的可靠性水平。 此外,北京、上海、深圳等地方政府部门都相继发布相关支持人形机器人发展政策。其中,上海成为全国首个机器人密度纳统城市。 从上海市智能工厂建设工作推进会上获悉,在上海市统计局支持下,上海成为全国首个机器人密度纳入统计城市,重点产业机器人密度达383台/万人,达到国际一流水平。据悉,上海已累计建成19家国家级智能工厂,100家市级智能工厂,完成1000多个智能制造场景推广和落地应用,上海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工厂测评率超70%。上海全市智能工厂生产效率平均提升50%以上,运营成本平均降低30%以上,带动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3.8%。 虽然我国机器人行业发展迅速,但我国工业机器人需求量仍旧巨大,据头豹研究院预测,到202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本体行业市场规模将达840.4亿元,20-25年年复合增长率为14.5%,根据测算工业机器人销量复合增速在20%左右。 长城证券表示,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在即,可望成为千亿美元级新蓝海。“拟人”优势赋予人形机器人普适性,使其具备广大应用前景,产业蕴含巨大价值潜力。随着智能化、自主化运动能力提升,成本逐步下探,人形机器人可望在下一个十年出现爆发式增长,率先在制造业投入使用,逐步拓展至家用、公共服务领域。预计在中性假设下,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可望达1103亿美元,2025-2035年CAGR为68.6%。 国金证券认为,行业存在确定性需求,人形机器人成长空间广阔。对人形机器人的需求持续存在,2023年供给侧变革推动人形机器人关注度提升。需求端,由于劳动力减少,人工成本持续提高,叠加因素,人形机器人具备持续增长的确定性需求。供给端,生成式AI使具身智能具备落地可能性,产业链配套体系日渐完善,推动人形机器人打开增长空间。